扛起生態責任 建好國家公園 一只通身金黃的海南長臂猿抓住繩索,“嗖”地一下便滑到了另一片開闊雨林的樹冠間。借助人類搭建的空中廊道,最近這群雨林精靈在霸王嶺林區斧頭嶺的居住空間變得愈發寬敞起來,而這只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諸多變化之一。 為保護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以及我國熱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2019年1月23日,中央深改委第6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同年7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國家公園管理局印發方案,開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一年多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高度重視、強力推進下,在省直各部門和各相關市縣共同努力下,海南牢固樹立和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保護擺在第一位,將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劃入國家公園試點區,實行統一管理、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通過印發試點方案、完善規劃體系,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國家公園研究院,并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和國家公園立法工作,有序推動國家公園項目建設,體制試點工作蹄急步穩、亮點紛呈。 翻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成績單”,可以先用幾個“率先”和“第一”來概括:在全國率先開展國家公園邊界校核,確保規劃能夠落地;在全國第一個設計二級管理體制,使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范圍上一個整體、運行上一套班子、管理上一個標準”,確保機構扁平高效;在全國第一個落實將國家公園分為2個區,確保管控簡便易行;第一個明確提出在2021年全面完成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任務,確保核心保護區內2022年無居民居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核心區內人類活動逐漸退場、生態修復與管護不斷加強,目前海南長臂猿種群增加至30只,9個植物新種、5個動物新種、5個大型真菌新種被發現,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按照國家林草局日前發布的消息,該局正組織第三方對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任務完成情況開展評估驗收,預計10月底前完成,年底將提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這意味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試點已到了最后沖刺的關鍵階段。 “規劃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內容?!焙D蠠釒в炅謬夜珗@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進一步鞏固深化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果,確保試點各項目標任務按時按量按質全面完成。(記者 李夢瑤 于偉慧)
|
© 2005-2013 0898.com GMT+8, 2023-11-8 01:16 , Processed in 0.027878 second(s), 15 queries .